現在到底有沒有全球專利?
申請過專利,或者對專利法有點了解的人,都大概知道專利的保護是具有地域性的。即在哪個國家申請的專利保護,授權后,只受到該國的法律保護。但對于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說,他們老是想就是直接申請一個全球專利,那么是否存在一種專利是全球保護的呢?答案否定的,沒有。
雖然在1884世界知識產權組織(WIPO)就已經建立了,其后也建立了許多國際或地區組織,比如歐洲專利局(EPO),歐亞專利局(EAOP),非洲 地區工業產權組織(ARIOP),非洲知識產權組織(OAPI)。期間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對規范知識產權立法,執法和民事行為影響重大的國際條約。比如《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》,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》和世界貿易組織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》等。
即便是后來歐盟制定了《歐洲專利公約》,使得只要像歐洲專利局遞交一次申請,即可在歐盟38個國家獲得授權。以及通過PCT國際申請只要向世界知識產權之一的國家遞交一次申請,后期通過指定國家,也可以獲得多國法律的保護。但歸根結底,這些都不是全球性質的專利申請,而且PCT到后期也是需要進入到每個具體的國家,然后經過各個國家的審查才授權,其本質上也不是全球專利。
很多有過申請國外專利經歷的人都知道,申請多個國家的時候,不僅流程麻煩,費用還相當之貴。雖然說有些地區鼓勵企業創新,對于國外專利都會有補貼,但那些都是等拿到專利授權之后才可以補給你的。而一個最基本的美國外觀專利就需要445美元(微型企業申請)的官方費用。而我國申請美國的專利必須通過美國的合法代理機構,律所來辦理,這其中又會產生一個代理費,美國外觀的制圖費,加上一般情況下,你是不可能找到美國的律所的,那還得通過國內的代理機構,這里又有個服務費。也就是說,正常情況下,一個美國外觀就要1W+的RMB投入。如果您的產品市場是多個國家,這筆費用,可不是一般企業能支付的起的。
那么為什么不建立一個全球的專利制度呢?這個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的分配問題。由于專利是各個國家授權的,而不是任何國際機構。而每個國家的政治體系,專利法律都不是完全相同的,因此不能建立一項全球統一的專利制度也不奇怪了。